海南省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网

突出重点抓落实以农机化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2017-11-7 21: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74| 评论: 0

突出重点抓落实

以农机化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今年以来,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系统围绕全国农机化发展第11个5个规划,农业部推广的11项农机化重点技术和山东省农机化工作重点,以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和农机化科技创新示范工程等为推广工作重点,采取“宣讲培训、机具演示、机具创新、基地建设、装备推进、市场培育”等6项行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深入开展。

  一、提高认识,找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出发点

  1.面临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

  中央和国务院今年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支撑,而农机技术推广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领跑者,作为新技术应用的载体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是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为此,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会议提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要本着贴近农机工作中心、贴近农民、贴近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和“三贴近”原则,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目的,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拓宽大领域,实施大推广,服务新农村”的工作思路,发扬“积极、求实、创新、团队、奉献”的推广精神,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全省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效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2.面临新要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农机推广工作的重点,一是抓好粮食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工程,突出抓好玉米生产机械化。二是抓好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程,推动全省农业耕作制度的根本性改革。三是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工程,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四是抓好其它优势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突出抓好花生生产机械化。力争到2010年,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实现技术升级,在机具上完成由悬挂式向自走式跨越发展,自走式小麦收获机由现在的30%提高到50%以上:玉米生产机械化实现中部率先、东部加快、西部跨越、全省整体推进,全省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到3万台,确保玉米机收率40%,力争达到45%以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实现由多点示范向全省整体推进的转变,作业面积由目前的40万亩发展到380万亩;其它优势农作物生产逐步提高机械作业水平,花生播种面积达到70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达到50千公顷;大蒜、土豆、生姜、甘薯等其它优势农作物的机械收获面积达到 50千公顷;继续研究、示范适宜山东省实际的各种秸秆综合利用装备和技术,建立不同层次的示范基地,进一步提高秸秆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市一级、强化县一级、提高乡一级,市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达到17个,科技人员达到80人;县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达到130个,科技人员达到600人。

  3.面临新要求,找准推广工作的出发点

  面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新机遇、新要求,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采取“六项行动”落实发展规划,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一是宣讲培训活动。就是围绕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点内容,开展宣讲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机化新技术的认识,引领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理念。二是机具演示行动。就是通过先进农机具的现场表演,使农民看到机械作业的实际效果,比较机械的优劣,让农民自己选择看好的机械。三是机具创新行动。就是围绕重要农时、主要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山东省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研发和推广保护性耕作与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所需的关键机械,开展技术创新。四是基地建设行动。就是以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等农机技术推广的重点技术为主,建立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开展对比示范,用增收节支的事实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五是装备推进行动。就是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以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为农机购置补贴的重点,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大中型机械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机具的结构。六是市场培育行动。就是通过技术示范、宣传引导来培育市场,引导农民的购机欲望,培育农机户,建立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

  二、突出重点,找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落脚点

  1.围绕农机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和11项重点技术,重点推广10大技术

  根据全国农机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农业部确定了11项重点的推广农机化技术,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确定了10大技术作为重点技术,主要是“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工技术、花生与薯类等经济作物生产化技术、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果品生产与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农机节能技术”。并以省农机办文件形式下发到全省农机系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10项农机化技术中把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重中之重,优先发展和推广。

  在玉米机收技术推广方面,采取边研发、边试验、边完善、边推广的工作思路。在大力推广悬挂式玉米收获机的同时,组织企业和高等院校开展技术攻关,开发出了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坚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利用承担国家跨越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有力条件,开发并成批生产了3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在推广中就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步骤、分区格局、技术模式、组织模式和工作对策等,进行专题研究,提出了“率先发展区、加快发展区、跨越发展区、跟进发展区”的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格局。各地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发挥优势,组织生产企业开展机具供应、安装调试、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4000多台,全省保有量达1.5万台以上,预计作业面积850万亩,机收率可达22%,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方面,各级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因地制宜、积极引进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械设备,组织实施宣讲培训、现场演示等推广活动。同时组织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实施科技攻关,改进完善现有的免耕播种机,研制了适合本省特点的新型免耕播种机。目前,省站重点支持发展的5个保护性耕作机械生产企业已开始批量生产,今年山东奥龙、郓城工力、潍坊天宇、诸城义和4家企业和产品已进入国家和省推广目录,进入国家和省补贴序列。在推广中,本着政府引导、多点示范、局部突破、全省整体推进的原则,截至目前,今年已推广免耕播种机1650台,全省保有量达3250台以上,预计作业面积80万亩,力争达到100万亩,比上年翻一番。

  2.围绕购机补贴政策实施,抓好机具审定和推荐工作

  为保证把好的产品推荐给农民,省农机推广站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方案,安排强有力的人员,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从事这项工作。自去年11月,开始组织力量进行调研,了解农民对购机补贴工作的要求,了解农机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农业生产机具设备的需求,向主管部门提出补贴机型的建议。同时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和严格的评审推荐制度,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评审报名工作按工作计划有序进行。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底,经过报名和评审,共有106家生产企业的513种农机产品进入目录,享受山东省2007年购置补贴资格。

  3.围绕增产增收,突出抓好节本增效农机化技术推广

  围绕10大重点农机化技术的推广,以节本增效为工作目标,在保护性耕作、小麦精少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秸秆综合利用和机械植保等技术推广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力提倡应用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破茬机、旋耕播种机等复式作业机械。保护性作技术的实施,减少了对土地的耕翻,减少了机械进地次数,实现了“三增四节”,即粮食增产、地力增强、农民增收,节水、节肥、节能、节支。根据对全小保护性耕作地块的跟踪监测,每亩可为农民增收节支80-100元。去年实施免耕播种的40多万亩小麦,在秋旱墒情不足、冬季气温偏高、遭遇倒春寒的情况下,表现出了根系发达、苗全苗壮、成穗率高、搞冻豁和搞倒伏的优势。今年小麦平均增产6%左右,山丘旱地的增产效果更加明显。经测产,全省41.9万亩免耕机播麦田共计增产小麦1600多万公斤。

  4.围绕创新示范工程项目,狠抓示范点建设

  自2001年起在全省实施的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极大地带动了全省农机化的发展。省农机工作会议确定,今年为全省示范基地建设年,以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为重点,从实际出发,坚持农机农艺结合,讲求实效,把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作为重要内容,努力把示范区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其在加快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中,以点带面,切实发挥“领头羊”作用。2007年全省共建设省级示范点15个,市级示范点40个,县级示范点120多个。全省以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旱作节水农业机械化、花生生产机械化、牧草生产机械化和设施农业技术等为重点,积极推广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卷帘机、深松机、块茎作物收获机等。到目前为止,全省推广新机具达30余万台,达到实施一个项目,示范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定型一批机具,提炼一项技术规范,形成一个作业质量标准,总结一批经验,推动全省农机化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5.围绕提高农民素质,狠抓技术培训工作

  自2006年以来,在全省农机推广系统提出开展“大培训、大推广”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采取培训班、现场会、专家讲座、开办专栏、制做专题节目和幻灯片等形式,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省农机推广站从站长到技术人员多人参加省农机办组织的宣讲团,在全省巡回开展技术演讲。在2006年对市县农机局长全面培训的基础上,今年的宣讲培训活动以乡村干部和农民为重点,着力向基层延伸。各县乡农机推广部门,根据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讲和培训,把对乡村干部、农机大户和示范户进行培训作为重点。使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宣讲“进村、入户、上炕头”。到目前为止,全省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465期,累计采取各种方式的宣讲培训活动2000多次,培训农民6万余人。2006年编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教材,今年又编辑出版了《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画册,使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更贴近基层、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全面调动了农民群众学习和应用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成效明显,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提供技术支持

  经过全省广大农机推广部门的努力,全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大培训、大推广”实现新突破。以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为主要内容的“大培训、大推广”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全省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4000多台,并已全部到位,总量将突破1.5万台,机收率有望达到22%。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了推广范围、实施面积、机械总量和作业效益的四大突破。全省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的县由2006年的102个增加到目前的130个;保护性耕作机械由去年的1600台增长到3250台,预计下半年追加购机补贴资金后,免耕播种机的新增数量将超过3600台,比去年翻两番。今年全省新增免耕播种机过百台的市有7个,新增数量最多的菏泽市达到424台。聊城市东昌府一个区今年就新增免耕播种机110多台。全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面积去年的41.9万亩预计可达80万亩以上。

  二是“三贴近”原则更加深入人心。坚持农机推广贴近农机化工作中心、贴近农民、贴近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三贴近”原则,并作为推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在农机系统内有了位置。全省各级农机主管部门都把推广工作摆到重要日程上,作为重中之重,形成了研究工作找推广当参谋,落实工作找推广当先锋的局面。二是在政府中有地位。在审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项目与评审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时,省科技厅主动从省站找专家;制定有关农业生产发展规划等政策时,主动邀请农机技术推广站的专家参与。技术推广人员成了行政主管部门的智囊团,推广站成了行政主管部门的参谋部。三是在农民中树立了形象。全省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的,坚持贴近农民,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受到农民的欢迎,有困难找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已成为广大农民机手的习惯。

  三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又上新台阶。以玉米收获为例,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效率是人工的30多倍,与人工作业比较,每亩节约生产成本40元左右。以2006年为例,山东省玉米联合收获机1.03万多台,完成玉米机收面积693万亩,季节性替代农村劳动力70多万人,为农民减少生产性支出2.8亿元。同时,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又可增加机手作业收入。2006年全省参加跨区作业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平均单机收入2万元左右,最高收入4万元以上,全省仅玉米机收作业收入就达2.7亿元左右。今年按照1.5万台玉米收获机计算,仅玉米收获作业一项就可替代劳动100多万个,为农民减少生产性支出4亿多元,玉米联合收获已成为全省农民增收的又一个新亮点。据测算,山东省重点推广的10大技术可替代劳动力1亿多个,增产粮食20亿公斤,为农民节支增收30多亿元。

  四是农机技术推广系统出现新面貌。全省农机技术推广系统发扬“积极、求实、创新、团队、奉献”的“十字”精神,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广系统的凝聚力不断加强,工作成效越来越明显。同时大力开展争创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单位的“五创”活动,提倡从思想上讲“讲大局、讲团结、讲秩序、讲奉献”,不断提高每一个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站长带头抓学习、抓环境、抓发展、抓实干,各室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详细的计划与措施,并将其分解、落实到人。全站呈现了一种团结向上、争创一流的良好精神面貌,为完成全年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海南省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网 ( 琼ICP备17004170号-1 © 2007-2017

GMT+8, 2024-4-26 21:58 , Processed in 1.145969 second(s), 19 queries .

返回顶部